2018年上半年房地產(chǎn)16大關鍵詞 決定未來樓市房價走勢
作者:未知 來源:光宇吐樓市 更新時間:2018年07月03日 【字體:大 中 小】
2018年上半年已經(jīng)過去了,但是有一些關鍵詞卻在我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而這些熱詞也預示著未來市場發(fā)展的主題中必然會受到影響。甚至您還可以判斷出未來房價該怎樣走,該不該買房實際上也就很明確了。安家融媒盤點了以下關鍵詞,你看看是不是眼熟呢?
1、首套房貸利率提高
房貸利率提高實屬正常,大家也好理解,畢竟在信貸收緊的背景下,在房住不炒的基礎上,打擊炒房支持剛需理所應當,可是新春一過,全國各大銀行紛紛對首套房貸利率也進行了上調(diào)。這讓很多購房者摸不著頭腦,也讓炒房者利用誤傷剛需的說辭要挾政策。
安家融媒認為,的確這樣做有誤傷剛需之嫌,但認真想想,剛需到底是什么?并不是說你買不起房就是剛需,而且過去把剛需的范圍給擴大了,過去利用高杠桿也能買房,如今時代不同了,加上風險控制,必須優(yōu)化剛需人群,而且因為市場調(diào)控變化,不再一味從買房角度解決住房問題,也對租賃住房發(fā)展提出了更多的可能。
所以,如果僅僅是壓縮剛需人群的購買力,這是不地道的,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在多主體供給、多渠道保障、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上的有益探索。
2、六個錢包買房
剛需買房成本增加了,越來越買不起房了,該怎么辦?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這樣說,但是如果說要結(jié)婚了,并且小夫妻倆上面的六個錢包都能起作用,父母算一個錢包,爺爺奶奶一個錢包,姥姥姥爺一個錢包,愛人的姥姥姥爺,爺爺奶奶和父母,這六個錢包湊在一塊兒能夠幫著支付首付的話,“我建議還是買房好。”
很多人對此有誤會,認為樊綱這是在忽悠大家,而且毫無道德底線,但其實安家融媒認為他說的實話,因為他并沒有直接說六個錢包買房,而是他先講到,年輕人如果工作還不是很穩(wěn)定,還在變化、遷移過程當中,就不如租一個小房子住。這句話被很多人忽略了。所以,對于剛需自住來說,能買則買,買不起就先租或住小房子,這是規(guī)律。
3、搶人大戰(zhàn)
成都搶人宣傳到杭州,西安高鐵站搶人落戶。先是南京、武漢、成都、西安、長沙等二線城市放出“送戶口”、“送房補”、“免費租借辦公區(qū)”等大招來吸引人才,再是力求控制人口規(guī)模的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分別出臺針對高端和相關產(chǎn)業(yè)的人才引進辦法。毗鄰北京的天津更是將這場搶人大戰(zhàn)推向了高潮。
然而搶人大戰(zhàn)背后實際上被解讀為搶房大戰(zhàn),實則為樓市庫存尋找出路。雖然不一定完全如此,但也不無道理。一場假借搶人的大戲演變成了各地變相放松調(diào)控的沖動。所以,最后被約然后表忠心加碼調(diào)控。
4、海南全域限購
由于總是不少城市要冒頭,導致住建部不得不重申,調(diào)控不動搖。4月22日,海南省在已出臺限購政策基礎上,實施全域限購。甚至不留過渡期,自政策發(fā)布起開始正式實施。海南省這次也不僅僅是升級限購政策,而且還對開發(fā)商進行了限價、炒房者進行限售,祭出的調(diào)控手段之猛,乃是國內(nèi)所罕有的。
5、搖號買房
我們看看當下買房的都是什么人,按理說有錢人買房是正常的,但是因為過去這些年因為炒房肆虐,霸占了剛需的資源,所以在新的調(diào)控背景下,在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思想指導下,就是要保障剛需的住房權利。
于是搖號買房可能會讓更多的剛需得到房子。搖號政策本來是好事,為的是讓更多的剛需有機會入場,然而結(jié)果卻事與愿違,如果處理不當,無疑會給市場傳遞出“供不應求”的信號,讓炒房者萌發(fā)“買到即是賺到”的心理。
事情發(fā)展到現(xiàn)在,國家政策初衷是好的,然而地方執(zhí)行卻喜歡打折扣,源于他們還沒有動力去配合,這就是需要調(diào)控他們的原因。調(diào)控的不僅是市場,還包括地方。
6、二次房改
6月5日,深圳公布了歷史上僅次于第一次房改的重要文件。到2035年,深圳將籌集建設各類住房170萬套,其中人才住房、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賃住房總量不少于100萬套。其中,保障房用地和房屋供應比例不低于60%的舉措引起廣泛關注。有媒體稱,此舉為“房改”20年之后的重大調(diào)整。
經(jīng)濟學家馬光遠認為,深圳“二次房改”不應回到福利分房時代。安家融媒認為,深圳并沒有回到福利分房時代,所謂的福利也僅僅是讓大家住房更加可能,但也不是白給大家,況且單純依靠所謂的市場是不可能讓底層老百姓滿足住房需求的。如果不通過這種手段,你們還會繼續(xù)說你們沒有責任考慮他們的住房問題。你們可以不考慮,但國家不能不考慮。
7、企業(yè)炒房
近年來,以公司名義購買、持有房產(chǎn)尤其是住宅的勢頭大肆興起。炒房囤房的上市公司也不在少數(shù)。據(jù)Wind數(shù)據(jù)顯示,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,持有投資性房地產(chǎn)的上市公司數(shù)量已超過1650家,價值超過9900億元。我們都知道,不少上市公司打著各種幌子,通過子公司或者分公司投資房地產(chǎn)行業(yè),待價而沽,其中有不少上市公司嘗到了甜頭。
之所以出現(xiàn)企業(yè)炒房,實際上跟打擊個人炒房的擠出效應有關,這跟三四線城市火起來與一二線嚴厲調(diào)控有關是一個道理,再加上一些地方為了吸引開公司特意對公司打開買房綠燈,你說企業(yè)炒房能不火嗎?如今發(fā)現(xiàn)問題了,通過經(jīng)濟日報來批評,應該說亮明了國家的態(tài)度,很可能將要對這些人出手了。
8、10年180萬租金
萬科宣布在北京的首個長租項目啟動預租,有90平的三居室和180平的四居室兩種戶型,每月房租1.5萬-4萬,10年租金最低180萬,需要一次性付清。不少人說,這個價錢都快買套房了,誰傻得會選擇租房?以現(xiàn)在的眼光看,的確不劃算。
但安家融媒認為,猛一聽確實180萬挺貴的,一般說到租房都是沒錢人,錯了,一定不是,租房也分三六九等,租房也有高端人群,可能觀念或限購等原因,有錢也會選擇租房。萬科絕對不是解決廣大普通租房階層的,況且看未來10年這些房租可能還真不一定太貴。所以看問題要辨證,不能人云亦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