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開發(fā)商發(fā)力景觀建設 大樹進城成營銷點
作者:未知 來源:成都商報 更新時間:2011年06月17日 【字體:大 中 小】
記者采訪發(fā)現,“大樹進城”成房產企業(yè)的營銷點
隨著國外景觀設計思想的進入,中西方園林設計理念經過碰撞和融合,成都的社區(qū)景觀設計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,不僅適合了成都本土居民的需要,也裝點了成都這座“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”。
近日,記者走訪調查發(fā)現,隨著樓市調控政策不斷加碼,“大樹進城”在成都置信、成都志達、中海、龍湖等房產企業(yè)旗下各大樓盤愈加上演,成為樓盤營銷有力的“殺手锏”。
驚奇
樓盤咋成了“森林”?
“我們都以為修的是座森林公園,走進了才曉得是座樓盤”。最近不少網友說,距成都市區(qū)18公里的“海高倫·美林國際社區(qū)”樓盤打造成了“森林”。
記者實地采訪發(fā)現,該項目占地100多畝,最扯眼球的是一棵上千年樹齡的紫薇。據樓盤工作人員介紹,這是幾個月前,開發(fā)商花上千萬元,從國外購回的。由于樹木粗壯、高大,運輸成本就高達數十萬元。記者注意到,這棵紫薇樹胸徑有2.5米,樹高30多米。相關林業(yè)專家初步判斷,這棵“紫薇王”樹齡可能在千年以上。比本報4月26日報道從越南運輸過來的“西南紫微王”樹齡還要大,胸徑還要粗。除紫薇外,樓盤內還栽種著數十棵粗大的銀杏樹,不少銀杏胸徑已近1米。此外,這里還有上百年的龍眼樹、加拿利海藻等古樹名木。據項目策劃部負責人介紹,僅園林打造,開發(fā)商就花費了7000萬元左右,如果將這筆費用分攤到建筑成本上去,相當于每平方米為1000元左右。
這些古樹名木,均來自國外或省外。為了讓這棵“紫薇王”落戶該項目,開發(fā)商可謂殫精竭慮,僅挖掘這棵樹,近百名專業(yè)人員用小巧的鏟子和細刷繡花一般地工作,花費了整整10天時間。整個挖掘過程中,耗費數百人力合作,才把這棵樹從深山中拖出來,再經過2000公里的漫長行程,才落戶美林國際社區(qū)。
調查
“大樹進城”成時尚
細心的市民不難發(fā)現,近年來,在一些知名樓盤中,猶如雨后春筍般“長”出了一些名木古樹。記者在置信·麗府項目內,發(fā)現這里同樣“生長”著數十株銀杏、皂角、榕樹、桂花等名貴樹木。有的銀杏樹甚至“一拖三”。此外,在成都志達房產旗下的龍城一號社區(qū),也不乏有大量珍稀樹木,而在志達房產位于郫縣一個正在建設的新盤內,銷售人員索性將“森林社區(qū)”作為市場營銷的一大亮點。其實,“大樹進城”已不是個別開發(fā)商的“專利”,在藍光地產、中海地產、武海置業(yè)等旗下各大項目內,都能一睹名木古樹的身影。
記者注意到,在房地產調控政策不斷加碼,以及開發(fā)項目競爭壓力進一步增大情況下,試圖通過一些名貴喬木來開辟銷售市場的成都開發(fā)商日益增多。而另一方面,購房者在經過多年的房地產市場潛移默化中,他們對園區(qū)景觀建設已具備了相對成熟的理解。他們對景觀打造上要求越來越高,早已邁過了開發(fā)商用“牙簽樹”忽悠的時代。
據說,當年龍湖地產進京沒多久,就投資千萬元在京郊建立了千畝苗圃基地,用以培育成年樹木。龍湖地產滟瀾山項目的成功,就是這個苗圃基地的功勞。憑借“提前20年享受森林綠蔭”的園林優(yōu)勢,西安、昆明、北京等地樓盤項目也紛紛慕名前來尋求合作。
專家
建好樓盤,大樹功不可沒
“花費高昂的成本讓‘大樹進城’”到底值不值?在四川自然元素地產廣告有限公司總經理唐丹鵬看來,在房產調控政策不斷加碼的背景下,“大樹進城”已成為房產商給樓盤“加分”的一種重要營銷手段。“試想,假如你去一個新開的樓盤看房子,如果看到樓盤前有些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,一定會留下好的印象,覺得這個樓盤很綠色,很有品質;反之,如果看到的僅僅是‘牙簽樹’,你買房的心情可能蕩然無存。”
記者隨機走訪了成都多個樓盤,發(fā)現這些樓盤內或多或少都種了一些大樹,其中以銀杏、榕樹、桂花、黃桷樹等樹種居多。究其原因,房產商幾乎不約而同地回答:是為了提升樓盤品質,為業(yè)主提供一個綠色環(huán)保的居住環(huán)境,雖然這些樹身價不菲,但是只要能多賣出幾套房子,就都賺回來了。
據介紹,為滿足開發(fā)商日漸苛刻的景觀需求,一些專業(yè)的“獵樹公司”便隨之興起。這些搜樹專業(yè)戶絞盡腦汁四處獵取開發(fā)商所需要的名貴樹木。他們經常深入到深山老林,甚至遠涉重洋淘樹種。